——分部中一班和分部小一班混龄建构活动
当传统端午邂逅经典童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泰山中心幼儿园,分部中一班与分部小一班的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只小猪过端午”建构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学习源于直接经验,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获取。基于孩子们对《三只小猪盖房子》的喜爱,又逢端午佳节将至,便精心策划了这场融合童话与传统习俗的建构活动。
中一班的哥哥姐姐们来到小一班发出邀请:“弟弟妹妹们,端午节就快到啦,三只小猪想请咱们帮它们一起建房子、造龙舟,热热闹闹过端午,快来加入吧!”小一班的宝贝们兴奋得直拍手:“我要去,我要去!我要给小猪建个超棒的家!”“我要造能拿第一的龙舟!”



活动前,孩子们再次阅读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绘本故事,又在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了端午习俗。紧接着,孩子们热闹地讨论着:“端午节要包粽子,小猪的房子里得有地方放。”“赛龙舟可好玩啦,龙舟要又漂亮又结实。”




回到教室,大家围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后确定先搭建砖房子,再建草房子,最后打造龙舟。说干就干,孩子们拿起画笔画起了设计图,那股子认真劲儿,仿佛真要打造出《三只小猪盖房子》的童话里的世界。







初次搭建
第一次搭建,孩子们既兴奋又手忙脚乱。
初次搭建砖房子,孩子们热情似火,迫不及待地拿起积木砖块。可刚垒了几层,就问题频出。“哎呀,这砖块怎么老是斜呀,话音未落,“砖房子”瞬间就倒了!”
搭建“草房子”的小组,一开始用长方形积木随意堆放,孩子们说:“这怎么看都不像草房子。”
搭龙舟的宝贝讨论着:“这条龙舟看起来太小了,就像一只龙宝宝。”



二次搭建
经过第一次的搭建,孩子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发生的问题。宝贝们开始互相讨论,又重新调整了积木材料、试着解决问题。
搭建木房子的小朋友们用大中空代替了长木板,台阶立马就变得结实了。
搭建砖房子的小朋友们将长方形积木竖起来摆放,不仅节约了时间,还增加了高度,最后再利用小骨头和大骨头积木为砖房子搭建大门,一座坚固的砖房子就建成啦!
第二次搭建龙舟的时候丰富了龙头的造型,使龙舟看起来更加威武霸气,但是又发现了龙舟的船身还是太小了,孩子们决定要再次加宽龙舟的身体。
草房子用长板和小火柴积木搭起来更美观呢,孩子们一边搭一边数,让草房子看起来更加有意境。









经过多次的调整,“三只小猪的家”终于盖好啦!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只小猪”的“新房”吧!








最终呈现
瞧,开放式的草房子、三层小木屋、结实的砖头房,威武的龙舟、稳当的小桥,“三只小猪”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邀请小朋友们去他们家过端午了!









游戏时刻
过端午节啦!“三只小猪”邀请小朋友们去家里过节。
看,这里有白白胖胖的小粽子,可真可爱!
听说“射五毒”能赶走“小毒物”,我也要来射一射。
“我要在鸭蛋上画很多漂亮的小花”,“小粽子”被我套到啦,我真厉害!
“去看赛龙舟咯!”“开船喽!”随着船长一声令下,船员们摇动船桨,“嘿哟嘿哟,划龙舟啦!”此起彼伏的笑声在操场上回荡久久!





在这场绘本与传统节日有机结合的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建筑师,用积木搭建起《三只小猪盖房子》的童话世界,用创意拼贴出端午习俗的多彩画卷。一砖一瓦间,空间思维与动手能力悄然生长,一言一语中,合作与交流蓬勃萌芽。这场充满童趣的建构之旅,既是孩子们创意与欢乐的奇妙碰撞,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愿这些承载着智慧与想象的作品,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中最珍贵的文化印记,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文稿:厉乐园
图片:陈寅
视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