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班和小四班户外混龄沙土水建构活动
沙子,
这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是孩子们最天然且妙趣横生的游戏材料。
小小的一粒沙看似微不足道,
却在幼儿的探索中焕发出无尽的趣味。
春天的阳光下,小四班的弟弟妹妹们对春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到公园,探索春天的美。“如果能再体验一次春游多好。”“春游去的公园好漂亮,有好多花花,还有小桥呢!”“咦,哥哥姐姐们在干什么?”“哥哥姐姐们在编柳帽,看花花,我在公园里也见到柳树了。”“如果我们能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公园里春游就好了。”于是,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找寻春天,我们决定以沙水材料为支撑,和大四班哥哥姐姐一起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沙土水建构“春天的公园”活动。




牵手结对,计划准备
“公园里有什么呢?”
“有好多漂亮的花,还有小草。”
“公园里有游乐场,还能搭帐篷。”
“不是,不是,公园里还有小桥、凉亭。”
……
弟弟妹妹和哥哥姐姐们,在饭后散步时,在共同游戏时,相互了解,相互讨论,同时在实践中了解挖沙工具。



具体要搭建什么呢?孩子们再次聚集到一起,进行了场景大讨论,最终决定以沙池为主体,积木为辅助,搭建桥、凉亭、水道、小河……随后,孩子们拿起画笔,认真地设计起搭建图纸,规划整体布局,一笔一画都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对混龄游戏的期待。






分组搭建,探索调整
1. 水“道”渠成
第一次搭建水道,孩子们充满热情,却也有着小小的烦恼。“这个水道太矮了,我们搭得很快,一点也没有挑战,而且试水也没有成功。”这可怎么办呢?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与反思。
“搭得快是因为我们搭得太矮了,要高一些,难度也要加大一些。”
“试水没成功可能是因为搭建的水道一下高,一下低,没有看水的流向。”
……
经过反思,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搭建,这一次他们邀请了小四班王老师来帮忙一起搭建,挑战以前没有成功过的双层水道和“穿过”搭建。这样既增加了高度,也有了游戏挑战。




第二次搭建,孩子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成功进行挑战,但是在试水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
“右边这个水道,每次一放水,水就会冲出去,为什么?”
“双层水道只有蓄水舰里蓄水的地方可以流淌,上方没有水,怎么让两层同时都有水呢?”

经过孩子们多次反思,多次调整,水道终于成型,水流匀速。


2. 沙池“河流”
“挖河道好累哦!”
“刚挖完,后面的沙就掉下来了,又得重新挖。”
为什么沙固定不住呢?小班的弟弟妹妹们有了很大的疑问。


哥哥姐姐告诉弟弟妹妹们,不要着急,那是因为沙子太干了,要浇水,让沙子保持湿湿的,就不容易滑下来,而且在挖的时候,还要用小铲子的背部平一平,让沙子稳固住。


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河道两边的固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随着而来又有新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水流到一半就不流了,都堵在这一块。

孩子们通过观察水的流速,发现是因为挖的河道前后高度不同,当后面的比前面的高时,水就不会向前淌,需要根据水流的大小,河道前后的高低,不断调整。


经过每次的经验总结,不断地尝试与调整。终于,在孩子们不懈地努力与坚持下,“春天的公园”搭建完成啦!

搭建完成后,孩子们套上游戏服装,进入公园,开始了春游之旅。
“哇,这个龙虾的钳子好大哦,我有点不敢抓。”
“我们在野餐,这个泡泡机真好玩。”
“快来和我一起开闸放水,水弄到脸上真凉快。”
……
孩子们抓泥鳅、逮龙虾……玩得不亦乐乎,彩虹公园上空一直回响着孩子们的笑声。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有条不紊,孩子们在一次次尝试与失败中积累经验,在相互协作中共同成长。虽然初次搭建的 “春天的公园”还有些稚嫩,但每一个难题的攻克,每一次方案的优化,都见证着孩子们的智慧与创造力。接下来,孩子们将继续完善这座充满童趣的公园,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春天的公园”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而这段混龄建构的经历,也将成为他们童年时光中难忘的回忆。
文稿:马春燕
照片:泰幼教师
视频:林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