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中一班户外建构游戏活动
在《我的家乡》主题中,孩子们看到了南京各种各样的桥:拉索桥、石拱桥、高架桥……但是孩子们最常讨论的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构活动来袭,孩子们一致决定本次的建构主题就是南京长江大桥!

清清:“我去过南京长江大桥,它好长好长!”
跳跳:“我坐过轮渡,是从大桥下面走的,长江大桥还有火车道!”
肉肉:“我知道,这个桥还可以走电瓶车!”
豆豆:“哇塞,那南京长江大桥也太厉害了吧!”
……
孩子们利用周六周日打卡了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上都有什么呢?
南京长江大桥长又长,有多长?
桥头堡有什么作用?
老师:“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它是我们中国人自行设计与建造的‘争气桥’,能建造出它的人都很厉害!”
孩子们也想成为这样厉害的人,于是决定在幼儿园里搭建“争气桥”!
于是孩子们一起讨论、绘画设计图……
梓怡:“我们在班级里也搭一座大桥吧!”
牛牛:“那我要搭一艘轮船从大桥下面划过去!”
景妍:“那我们可以去江边露营,放风筝!”






第一次搭建
孩子们拖来了爬架,组合起来,变成了桥墩,利用大中空积木平铺变成了铁路桥的部分,小中空垒高变成了大桥上下桥处。
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昕宝:“这个桥一点也不像呀,长江大桥的桥墩是一个一个的,我们的桥墩连在一块了!”
未未:“这个桥看起来一点也不稳,我都不敢走!”
肉肉:“我们能不能用轮胎当桥墩试试,这个感觉不像桥墩!”




老师的话:虽然搭建失败,但是孩子们在第一次搭建中已经能够知道搭建一座桥,需要桥墩、桥面、桥梁,知道搭桥最重要的是稳固,已经非常厉害了!
第二次搭建
昕宝:“咦?木板铺上去,一点也不平整。”
跳跳:“把木板放在两个轮胎中间比较一下。”
牛牛:“糟糕,我们的轮船开不起来了,它变成长方形了。”
小方:“我的桌子又倒了,这可怎么办?”
第二次的搭建中,孩子们又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是谁都没有放弃,拖爬架、架梯子、铺木板……






老师的话:第二次的建构中,我看到了孩子们之间的配合度变高了,分工更明确了,运送积木、主要搭建等等,分工逐渐清晰,并且能够用对比的方式去测量高度,说明孩子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次搭建
孩子们从一次次的搭建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梯子的大头放在低处,小头放在高处,这样的桥梁更平稳;屋顶板横过来摆放,桥面会变宽;轮胎做的桥梁控制好距离,桥的整体也会变长……




老师的话:每一次的搭建都会出现新的挑战,孩子们的经验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获得的,一次次的挑战,帮助他们一次次成长!
南京长江大桥搭建完成啦,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泰幼争气桥打卡之旅……




斯宾塞说过:“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在本次建构活动中,孩子们利用架空、垒高、错位、对称等方式完成自己的目标搭建,是建构技能的一次进步!在与同伴的协商与沟通中,解决一次又一次的小矛盾,尝试分工与配合,是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次进步!在一次次的调整关于桥的方方面面建构细节时,生活经验也得到了积累!在游戏中,分部中一班的每一个孩子是快乐的,关于桥的知识、搭建的方式在快乐中印刻在孩子们的成长里。
文稿:邱雪
图片:邱雪、蒋玉静
视频:邱雪、蒋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