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天气寒冷,温差大,在做好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同时,还需留心冬春季食源性疾病。近日,江苏疾控发布相关防病提示,一起来学习。
预防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多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主任医师马恺介绍,感染诺如病毒一般症状就是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我们整个人群对诺如病毒是普遍易感的。儿童、老人和一些免疫缺陷者,更容易感染。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传播。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食品主要包括:贝类(如:牡蛎、贻贝)、水果(如:草莓)以及绿叶蔬菜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要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特别是要做到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牡蛎贝类等食品要蒸熟煮透,不喝生水等。
预防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虽然低温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是三明治、肉夹馍、汉堡等冷食类食品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储存不当等原因,仍容易受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性微生物的污染。

这些食品的加工要把好“原料关、加工关、冷藏关”三关,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及生长繁殖。



图文:来源江苏疾控、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