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悠久传统,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说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中国人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曈曈游园会作为我园每年一次的传统活动,今年因疫情延至2月10日。今天,我们便跟随着这首古诗缓缓拉开曈曈游园日的序幕。
活动前夕,孩子们和老师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对唐、宋、明朝三个朝代的传统服饰、礼仪、习俗进行了解。
汉服之美在于传承,汉服传承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唐朝服装都以宽松为主,其中齐胸襦裙制式的服饰最为经典;宋朝的服装由衫、襦、袄、褙子、裙、袍、褂、深衣组成;而明朝相比唐朝,衣料、色彩和纹饰都变得更加艳丽。



各朝代问好礼仪也各不相同,宋朝和唐朝用“叉手礼”,明朝使用“万福礼”作为打招呼的方式。
“礼”润童年,“智”启未来
梦回三朝,移步换景,国风古韵“曈曈游园会”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颇具传统文化的背景音乐,泰幼老师们穿上了心悦已久的汉服,温婉、雅致;孩子们着各色汉服,蹦蹦跳跳入园、行礼,在一派祥和中拉开了曈曈游园会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礼仪与节日文化,让悠久的传统文化回归孩子身边。




开笔启蒙,朱砂启智
朱砂是智慧的象征,朱砂一点,从此开启智慧的大门。老师为孩子们点朱砂,寓意着开启童智,祝愿他们从此眼明心亮;大班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们点朱砂,寓意着美好祝愿,祝愿他们开心健康。






走街巷,同游园
春风舞春晓,玉兔满街跑。有灯的地方,就有人,灯亮,人旺,泰幼里面一片繁闹……有门庭若市的民俗摊位,有妙趣横生的传统游戏,有芳香四溢的民间小吃,还有……赶紧来看一看吧!



花灯
制作童年记忆的兔儿灯,牵一只赏灯游园,提一盏随景入画,感受春日暄和,体验地道中式传统文化!








纳福祈愿
“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每一根“福带”都是一份独特的期待,承载了孩子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相信美好的“福带”卡会载着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剪纸
一张红纸,展现吉祥色彩;一把剪刀,尽显传统智慧。稚嫩的小手握着剪刀,左旋右转间,一朵朵窗花在孩子的手中慢慢盛开。









水墨纸伞、书法、中式面具
下笔如有神、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一个纸伞、一张面具、一根毛笔,绘画间,国潮之色尽显。










糖画
甜甜的糖,香香的花,热气蒸腾处,花香被揉进了糖画,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忙下,吃到了各种造型的糖画。




品茶
一杯“新”茶,敬岁月无恙。入口细品,醇厚回甘,悠扬绵长。顷刻之间,孩子们获得了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香包、皮影戏、扎染
一个香包、一台戏曲、一块布,传统工艺在孩子们的手中呈现……




歌声唱响处,大朋友携手小朋友共同在摸索民俗的奥秘,更有跳房子、趣味投壶、射箭、捶丸、玩转陀螺、揪龙尾、牵钩等传统民间游戏,一时间齐刷刷绊住了孩子的脚步。










游戏的同时,传统小吃可不能少。白雾氤氲时,黑芝麻糊在杯中起落沉浮;橙黄灯光里,米粒在焦糖覆盖中拉丝成型;更有丝丝绕绕的棉花糖、甜甜蜜蜜的糖芋苗……孩子们一路欢歌,一路甜蜜。




游园会里的小美好
曈曈游园会在孩子们的真实感知体验中落下帷幕,老师们用相机捕捉光影间的美好,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美好。游园会随虽已结束,但孩子们有话说……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曈曈游园会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泰幼孩子们通过游戏、体验、品尝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与时光作伴,一起走进经典,穿越千古江山,相遇生命中那些美好,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
文稿:吴佳轩、马春燕
图片:泰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