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班生成活动报道
垃圾勿往楼下扔,事关卫生与安全。
伤及他人真不好,请勿高空把物抛。
故事起源
下午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在滑滑梯上玩着,一只黑色的塑料袋从旁边左所雅苑的房子上飘落下来。孩子们停下游戏,看着塑料袋缓缓落下,激动地喊道“快看天空!掉下了一个塑料袋。”
“这个垃圾袋是从哪里来的呢?”
“可能是楼上小区里的人扔下来的。”
“也可能是大风吹来的。”
我说道“其实是楼上的住户扔下来的,那你们觉得他们为什么会扔这些垃圾呢?”“他们可能不知道楼下就是幼儿园。”
“也有可能是没有人看到他们扔垃圾。”
为避免高空抛物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危险,因此我们的生成故事“拒绝高空抛物,从你我做起”就开始了。

高空抛物有危险
到底什么是高空抛物呢?为了促进孩子对高空抛物的理解,我们开展了谈话活动、健康活动和语言活动等,通过看视频、听故事、学儿歌等形式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对“高空抛物”的认识。

寻找幼儿园的垃圾
孩子们对高空抛物的危险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就带领孩子去幼儿园里寻找高空抛物的垃圾。戴好一次性手套,我们就兴致勃勃的出发了。孩子们东找找、西找找,找到一个垃圾就会很兴奋地说:“老师,你看,我找到一个垃圾!”他们找到一些塑料袋、烟头等各种类型的垃圾,忙碌了许久,把幼儿园的角落都清理完毕,收获了两袋垃圾。






寻找安全隐患
寻找了这么多的垃圾,那这些垃圾都是从哪来的呢?我们又组织孩子去寻找幼儿园里存在的安全隐患,孩子们在寻找的途中发现幼儿园的围墙外面有一个小区,有好几栋楼的窗户和阳台都是面向我们的幼儿园,如果出现高空抛物的现象,孩子们在下面走路就很危险,孩子们感到很担心。


怎样预防和阻止高空抛物现象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安全呢?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把自己寻找到的安全隐患在纸上画了出来,并在后面画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祸”从天降的威力
高空抛物这么危险,如何让孩子们直观感知物体从高处落下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呢?于是我们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孩子在幼儿园设计实验表格,回家进行操作实验,记录家里的物品从不同高处落下的破坏性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在自己的实验表上记录,来园后我们大家一起进行了分享交流,最后得出同一个物体从越高的地方落下来它的力量越大,不论多小的东西,一旦起点足够高,都有致命的危险的结论。


我是小小宣传员
帅帅说:“我们要去告诉小区楼上的人不能高空抛物。”
嘻嘻说:“我们可以画宣传海报。”
嘟嘟说:“我们去每个班里宣传。”
说干就干!
第一步:讨论宣传需要准备什么?——制作海报。孩子们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画出了宣传需要的海报,上面有警示牌和标语,告诉别人高空抛物是危险的,拒绝高空抛物。
第二步:那要提前想好怎么跟别人宣传,需要自己先练习一下。
第三步:去复印海报,要发给很多人,让对面小区的叔叔阿姨都看见。
第四步:小小法治宣传员上线。






孩子们穿上红色小马甲,到各自的小区进行宣传啦!
“叔叔阿姨,我是拒绝高空抛物的小小宣传员,请您看一下我们的宣传海报!”
“爷爷奶奶,请您了解一下高空抛物的危害,拒绝高空抛物,从你我做起哦!”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通过本次生成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理解了高空抛物的危害,形成了不高空抛物,伤害他人的道德规则意识,养成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孩子身处不同的环境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感知世界、认知周围。用一双灵动的眼睛,去观察、去体验、去尝试、去丈量……让孩子设身处地体悟,学会将心比心,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文稿:高春芹
图片:吴佳轩、高春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