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始,以探为路

 

——泰山中心幼儿园课程班本课程分享及儿童行为观察教研活动

1217日上午,我园有幸请来南京市教研员俞洋老师针对我园开展的班本生成课程以及幼儿行为观察评价进行了指导交流活动,在启发式提问中引导教师思考,在充盈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感悟与老师们交流。

1.JPG

  活动在赵园长的介绍下开始,第一环节我们观摩聆听了小班张萍老师的《欢“橘”一堂》、中班孙瑶瑶老师的《原来“柿”你》以及大班曹士勤老师的《牙齿咔咔响》班本生成课程的汇报,这三个班本生成课程从儿童自身生活经验以及兴趣需求出发,教师在身后的不断推动,引导幼儿的深度学习,无不体现出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用心以及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聆听完三位教师的生成课程汇报后,俞洋老师也给予了评价和建议,首先俞老师肯定了我园目前班本课程开展的模式,其次针对班本课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班本课程并不单单是一个班级的事情,而是集体共同商讨,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进行多维度的课程审议。在这其中需要很多的调查了解来帮助整理经验,系列活动来做支持经验,展开进行提升从而达到丰富经验的作用。

6.JPG

 

  而后,俞洋老师将班本课程追回根源,向我们分享了《儿童游戏观察记录与分析评价》,其实班本课程归根结底就是基于教师对于儿童游戏观察之后所得来的,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会观察和理解儿童,才能真正回归班本课程建设的初衷。

7.JPG

观察是一门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它们都是教师读懂儿童、走进童心的桥梁。通过本次研讨,教师充分认识到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只有具备观察的敏锐力,关注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幼教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潜下心来认真钻研,才能做到心中有学科,眼中有儿童,看得见儿童,找得到经验!

                                                                                      (图/文  吴佳轩)